- 一蹶不振
-
比喻一經挫折, 就不能再行振作。
明 沈德符 《野獲編補遺‧外國‧奉使被議》: “此數君俱才諝著聞, 以出疆僨事, 一時同入廢籍, 且近在七八年間, 皆一蹶不復振。”清 王夫之 《續通鑒論‧漢宣帝》: “憚數歲之勞, 遽期事之速效, 一蹶不振, 數十年兵連禍結而不可解。”清 黃鈞宰 《金壺七墨‧王廉訪》: “所慮者一蹶不振, 從此為外夷所輕。”梁斌 《紅旗譜》四二: “可惜到了這二十世紀的中葉, 就說什麼也一蹶不振了。”亦作“ <<一蹶不興>> ”。孫中山 《興中會章程》: “乃以庸奴誤國, 塗毒蒼生, 一蹶不興, 如斯之極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